杨逍,明教的光明左使,是一位风度翩翩、相貌堂堂的男子,集文武才华于一身,不仅足智多谋,而且深得江湖人士的敬佩。年轻时,他与明教光明右使范遥并肩,并且被誉为“逍遥二仙”,名声显赫。性格上,他有些正邪难辨的特点,与《射雕英雄传》中的东邪黄药师有着某种相似之处。杨逍的武功可谓登峰造极,属于江湖上一流高手,但他擅长的并非以蛮力取胜,而是以精巧的武学招式制敌。他的武技与桃花岛的武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在“弹指神通”这一绝学上的造诣,让人不禁联想到他很可能是桃花岛东邪黄药师门下的弟子。
张三丰对杨逍的评价,更是让他在江湖中的地位显得更为不可小觑。张三丰曾听闻殷天正的名号,尤其因为他是张翠山的岳父,杨逍自是不容小觑。张三丰当时见到杨逍后,特意走上三步,拱手说道:“张三丰恭迎殷兄、杨兄的大驾。”这句话中“有来头”一词,更加突显出杨逍非同寻常的背景。事实上,当时武林中,除了桃花岛外,很少有哪一个门派能够与杨逍所代表的背景相提并论,而且这些门派往往都与正派无关,甚至都不为外人所知。
展开剩余74%总的来说,杨逍作为《倚天屠龙记》中的配角,无论从人物设定还是背景来看,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作为明教光明左使,他在明教的地位显赫,且在后期成为了明教的第三十五代教主。尽管杨逍有着非常高的武学修为和江湖地位,但最终的结局仍是令人唏嘘。那么,杨逍在成为明教教主后,究竟是否能真正高枕无忧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倚天屠龙记》结尾部分,张无忌决定将明教的未来交给杨逍,并随赵敏一同退隐江湖。书中描述,张无忌在整理完教中的事务后,将临时代理的职责交给了杨逍、范遥、彭莹玉等人,并宣布自己要履行对赵敏的诺言,将她送回蒙古,自己也将随之前往,从此再不回中原。张无忌做出这一决定后,将教主之位传给了杨逍。从这段描写可以看出,张无忌最终确实前往了蒙古,并且彻底与中原断了联系,宣告明教的未来将由他人掌舵。
虽然杨逍终于如愿成为了明教第三十五代教主,但他的命运并没有因此而顺利。朱元璋,这个曾经依靠明教起家的权臣,最终成为了杨逍最强的对手之一。朱元璋虽然不是明教中的核心人物,但他无疑是那个时代最具权势的人物之一。尽管他成为了皇帝,掌控了整个帝国,但他始终无法摆脱那些暗中监视他的人——其中最为显眼的,便是明教中的杨逍、张无忌等人。甚至,朱元璋有时会感到,身边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时刻盯着他,而这一切的源头,正是张无忌曾经的一番话:
张无忌曾告诫道:“武林中流传着两句话:‘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屠龙刀与倚天剑中,所藏之秘密,除兵书外,还有一部武功秘笈。兵书用于驱赶鞑子,但若有人一手掌权,施行暴政,最终必有英雄手持倚天剑,斩暴君首级,纵使权倾天下,亦难抵倚天剑一击。徐大哥,这番话你可要记住。”
正是这番话,让朱元璋感到了极大的压力。作为明教的敌人,朱元璋开始采取一系列手段来压制明教的发展。他发布了《明律》,严令禁止明教、白莲教等民间宗教的活动,将这些宗教视作“左道邪术”,并展开大规模的打压。由此,明教在短时间内遭遇了巨大的衰败,而杨逍也很可能在这样的变故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金庸的小说中有许多定律,其中两条至关重要:一是武功再高也敌不过大军,被围攻的高手往往难以逃脱;二是朝廷之中,高手从不缺席,且往往具有非凡的武技(例如玄冥二老、欧阳锋等)。杨逍虽然武功高强,但并未达到绝顶的水平。比如,赵敏手下的几个高手便能单独与杨逍一较高下,而三人合力,更是让杨逍难以抵挡。因此,即使杨逍在武林中拥有极高的地位和声望,面对越来越强大的朱元璋时,他的处境变得非常不利。
此外,杨逍的年事已高,且明教的高层人物大多已离去,势力逐渐减弱,最终不得不面对朱元璋这个越来越强大的对手。如此一来,杨逍自然无法与朱元璋抗衡。而朱元璋,从一个曾依赖明教起家的权臣,最终背叛并打压明教,成为杨逍的最大敌人,甚至可能是导致他死亡的幕后黑手。
综合来看,杨逍的结局在《倚天屠龙记》中的描写并不乐观。他虽有雄图大志,但最终仍难逃命运的无情打击,甚至连自己的权力基础都未能守住。而朱元璋,那个靠明教起家的叛徒,最终确实成为了杨逍命运的终结者。
发布于:天津市恒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