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下面是你提供的文章的改写版,我保持了每段的原意并稍加细节丰富,总字数变化不大:
---
1148年,岳飞遇害六年之后,金朝的皇子金兀术因病去世,这一事件也标志着岳飞与金兀术之间的恩怨纠葛终于在尘世中画上了句号。虽然两位英雄已相继离世,但他们的子孙后代却在这片土地上延续生命。大多数岳飞和金兀术的后裔都留居于中国境内,尤以金兀术的后人多扎根于河南省一带。
时光如白驹过隙,百年如烟过去,金兀术后代定居的村庄中仍流传着许多禁忌规矩,层层约束中最显著的便是那句不能触碰的五字禁令——“拒绝谈岳飞”。
展开剩余90%回溯到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东北建立金朝,被尊称为金太祖。金兀术,完颜宗弼,是金太祖的第四子。少年时的金兀术便显露出非凡的胆识与骑射天赋,早早展现出将才的潜质。
金兀术掌兵之时,恰逢金国国力蒸蒸日上,扩张野心强烈。宋金边境战争不断,战火频繁。南宋流传着一句民谚:“金国有金兀术,我们有岳鹏举。”这话真实反映了两人间针锋相对的局势,并非后人虚构。金兀术发动南宋大规模进攻之际,岳飞以其勇猛善战成为南宋的“万里长城”,屡次阻挡金军。
天会三年,金兀术随南京路都统完颜宗望大举南侵,一举夺取中原大片土地,其中就包括岳飞的故乡汤阴。他势如破竹,直逼北宋都城汴京,令宋徽宗仓皇出逃。金兀术仅带数百骑兵,紧追不舍,所缴获的马匹与辎重数不胜数。
眼见金军铁骑肆虐祖国山河,蹂躏无辜百姓,岳飞激愤难抑,毅然决然投军,誓死保家卫国,舍生忘死。
此后,岳飞与金军鏖战数百次,直到在南京首次正面迎战金兀术率领的金军主力。此战被称为“建炎三大战”之首,标志着宋军首次敢于与金军主力正面交锋,具有非凡历史意义。
战役中,岳飞大破金兀术军心,但并未骄傲自满。他清醒地认识到,这位金朝四皇子实力非凡,绝不可小觑。
完颜宗望去世后,金兀术接掌金军主帅之位,随后再度率军南侵,击败南宋大将郑宗盂数万兵马,实施闪电战术,步步紧逼,先后攻下青州、临朐、濮州和开德府,稳固河北战局。尽管宋军顽强抵抗,但纷纷溃败,三万南宋大军瞬间崩溃。
金军轻骑攻陷扬州后,继续追击宋高宗至瓜州渡,因缺乏水军支援,眼见宋高宗仓皇逃向杭州,金军无奈停兵。但能将一国君主逼至如此境地,金兀术骄傲异常,时常自夸“南宋莫之能当之”。
1138年,南宋与金朝首次议和。1139年3月,双方达成协议:南宋向金称臣,金朝归还陕西、河南等土地,但南宋每年须进贡银子25万两、绢布25万匹。国力衰弱,无人敢反对这苛刻条款。唯独岳飞坚决反对议和。
主持议和的宰相秦桧对岳飞极为不满,视其为莽撞武夫,二人在议和问题上的分歧为岳飞埋下杀身祸根。
金兀术则并不将岳飞放在眼里,听闻岳飞不满议和,见岳家军气势逼人,亲自率军来到郾城,誓与岳飞决战。
宋金双方布阵,岳飞派遣儿子岳云领精锐骑兵先锋,临行前严厉警告:“此次出战,唯有胜利,若败,回来先砍你脑袋!”岳云未语,率军奋勇冲锋,金军溃败逃窜。
金兀术随即派出“铁浮图”重装骑兵进攻。铁浮图为金兀术亲自训练的精锐骑兵,铁甲森严,以三骑为一组,中锋正面冲锋,左右两翼为“拐子马”侧翼骑兵。
岳飞深知拐子马弱点,命令士兵带钩镰等兵器,专砍马腿。马匹倒下,骑兵摔落马下,岳军趁机猛攻,“铁浮图”和“拐子马”被几乎全歼。
金兀术得知消息崩溃哭喊:“拐子马被破,如何是好?这是我军立胜之关键,如今全毁了!”但他不甘失败,再次亲率大军反攻。
岳飞亲自率军奋战,再度击溃金军。
1140年5月,金朝单方面撕毁和约,金兀术统帅全国精锐部队,分四路大举进攻南宋。不到一个月,金军再夺原归南宋土地,国土破碎,南宋岌岌可危。宋高宗不得不下诏号召全民抗敌。
小商桥(郾城北)之战,杨兰、杨再兴、高林等以寡敌众英勇牺牲,张宪率援军及时抵达,宋军士气大振,金军大败,金兀术仓皇逃走。
岳飞激战三日,终获郾城大捷。
金兀术败退郾城后,依然不死心,转攻颖昌。岳飞早有准备,派岳云率军驰援,亲率八百骑兵奋勇杀敌,一夫当关,金军无以进攻。
如岳飞预料,宋军步兵和义军分左右翼包抄,金军遭遇惨重失败,甚至丧失了统军上将夏金吾——金兀术的女婿。
太行山梁兴率领义军,黄河两岸义军纷纷响应。
在战场上屡败于岳飞的金兀术,怨恨深重。因女婿遇害愤怒难忍,他在给秦桧的信中强调:“必杀岳飞,方能达成和约。”
最终,在秦桧阴谋陷害下,岳飞被诬为谋反。岳飞怀抱“精忠报国”之志,却蒙受大逆不道之冤屈。他以绝食抗议,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字明志。
秦桧一心诛杀岳飞,向宋高宗请求处极刑,岳云和张宪也被判刑。
1142年1月寒夜,民族英雄岳飞在风波亭遇害,时年仅39岁。岳云、张宪亦遭杀害,家属被流放广南、福建,家产没收。
宋金和议后,金兀术主张“南北和好”,静待良机,一举灭宋。直到海陵王南侵(1161年),二十余年间,宋金边境几无战事,对双方经济文化发展有积极促进。
1147年,金兀术官拜太师,掌管三省军政大权。次年10月,因病逝世。
岳飞与金兀术的恩怨随他们的逝去而尘埃落定,朝代更替而渐渐淡忘,唯有评话中偶有提及。金兀术的后人尤其未曾忘记岳飞这位宿敌,尽管从未将“敌手”挂在嘴边。
金兀术在女真崛起过程中功不可没,一生致力于吞并南宋,虽为侵略者,但其军事才能却为女真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么,金兀术的后人们后来去了哪里?凡事皆有迹可循。如今河南省汝州市纸坊乡完庄村,依然生活着一群金兀术的后代。
距离完庄村几十公里外,平顶山市湛河区北渡镇,也居住着岳飞的后人。昔日仇恨并未延续到今日,他们彼此并不知晓对方的存在。
金兀术后人恪守祖训,不与岳姓通婚。但在800多年间,完颜氏已与泾川地区的汉族频繁通婚,嫁女给汉族,娶汉族妇为妻,乡里有成千上万与完颜氏联姻者。
在小县城范围内,追溯三代之内,外婆、姨婶出自完颜氏绝非罕见。按25年为一代计,已历三十代,女真人与汉族的融合不再稀奇。
河南汝州市有350余完颜姓居民,纸坊乡完庄村约270人,其余零散分布于焦村乡和尚庄乡。
走进完庄村,不难察觉这北方小村与其他乡村无异。家家院落适中,干净整洁,屋檐挂着风干玉米棒,随风摇曳,洋溢着丰收喜悦。
这群完颜后人自称金兀术后裔,家中供奉完颜阿骨打和金兀术的牌位。村庄三百米外便是传说中金兀术的墓地。
墓前立有石碑,刻着“金四太子兀术之墓”字样。墓道由条石铺就,入口处有石牌楼,两旁布置有石马、石猴、石羊、石鸡、翁仲和石望柱。
远望那孤立的石柱,乃天子诸王陵墓的标志,远远可见,故又称“望柱”。
发布于:天津市恒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