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蜿蜒在北京湾,在现代公路与铁路路网尚未发展的漫长岁月里,是古人自南方进入北京地区前必须越过的最后一条大河。
而在历史的长河中,长辛店更是一座与永定河共生的千年老镇。但过去,人们说起长辛店,“老”的不仅有岁月,更有跟不上时代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
近年来,丰台区重新审视长辛店的空间生长和文脉传承逻辑,探索存量更新地区改造新模式,老镇焕新的图景徐徐展开。
2024年最后一夜,丰台区长辛店老镇城市更新项目样板区——曹家口路被灯火点亮,长辛店,这座千年老镇,终以国潮时尚街区的新形态,强势回归到人们的视线中。
2025年,以“千年老镇,潮起长辛”为主题的新年系列活动现场。刘平摄
“千年之舟”
古代先民迁徙交流的两条重要通道——太行山东麓南北大道、京西古道与永定河相遇之地,在桥梁修造之前已经形成船只摆渡往来的卢沟古渡,也就是今天卢沟桥所在的位置。
从宋辽割据时代的浮桥、木桥,到金元一国之都时代的石桥卢沟桥,长辛店所在的沟谷近水而不临水,作为古道通向卢沟桥的最后一部分,在千年的时光中逐渐演化成聚落。
到了明代,大量山西移民迁入长辛店周边地区,这段路南北两端分别形成“长店”和“新店”两个以开店为主的小村,并随着规模扩张逐步连成一条街市。清代,京城出卢沟桥、经长辛店的这条古代大道,已经成为联系西南各个地区的主干“国道”,雍正、乾隆年间,官府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将土路改为花岗岩大条石铺就的“九省御路”。绘制于清代的《乾隆南巡图·起跸京师》中,长辛店两侧就已经店铺林立,成为往来交通的商业重镇。
1897年,清政府依靠外资借贷开始修筑自卢沟桥至汉口的卢汉铁路,这一被侯仁之先生称为“古代太行山东麓南北大道的现代版”的铁路,出卢沟桥后第一站仍为长辛店。
1901年长辛店机车厂即后来“二七厂”的建立,成为北京铁路工业的发端,为长辛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动力,在共产党早期成员和进步青年的带动下,长辛店铁路工人成立了中国最早的工会,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和近代革命重要的发源地,被称为“北方的红星”。
长辛店二七纪念馆序厅内,巨幅油画展现长辛店工人运动。武亦彬摄
时光荏苒,千年已过。人们再提起长辛店,已经习惯于冠之以“老镇”——老的不仅有岁月,更有跟不上时代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
老镇何去何从?保护历史与改善生活同等重要。2011年,长辛店老镇被列为北京市“三区四片”棚户区之一;2013年,丰台区将长辛店老镇棚户区改造列为折子工程,并启动老镇棚改控规的研究与编制;2017年,北京市丰台区按照“保护式棚改”和“自愿搬迁”的原则,启动了长辛店老镇规划研究和棚改腾退工作。
许多人担心,棚户区改造后,长辛店老镇“铜帮铁底一条船”的空间形态和“一街三十八条鱼骨巷”的风貌肌理是否会和改造一起消除,传承了千年的老镇还会是老镇吗?
在充分挖掘老镇历史价值、凝聚各方共识的基础上,2018年丰台区进一步组织开展了《长辛店老镇棚改项目规划方案》的研究工作,该规划研究以保护式棚改、包容式搬迁为基本原则,以“生长”的视角审视长辛店的空间形态和业态发展,在全域范围内延续老镇数百年来的空间生长和文脉传承逻辑,探索存量更新地区改造新模式。
新的方向,让老镇的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也取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作为全市178个城市更新重点街区之一,老镇2023年进入实质性推进新阶段,成为北京率先实施区域综合性城市更新的地区。
2024年4月,《北京丰台区长辛店老镇FT00-4011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20年—2035年)》获市政府批复,这座“千年之舟”开启了新的航程,留住乡愁、面向未来。
老镇焕活图景,徐徐铺开。
国潮归来
“千年驿站,老镇常新”,根据规划,老镇将形成“一脉三区十组团”,以长辛店大街为脉,从北到南布置文商旅体验区(启动区)、文教健康片区和老镇科创片区。启动区定位为唤醒长辛店时代记忆,布置一轴六坊的“年代博物馆”,通过多场景还原、全业态植入、持续活动运营,率先打造长辛店老镇更新示范区,成为后续老镇更新、人口导入、产业升级的文商旅引擎。
长辛店大街与曹家口路交接的十字路口范围约1万平方米的空间,是长辛店老镇城市更新的先行启动区,涉及28个单体建筑以及回民食堂、第一理发店、仁丹药铺三栋历史建筑的修缮。
2024年最后一夜,丰台区长辛店老镇城市更新项目样板区——曹家口路被灯火点亮,上万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赴一场千年老镇的新年活动。
曹家口路与长辛店大街交汇处,依文国潮时尚艺术中心光电玻璃的外立面上,花团锦簇,彩蝶翻飞,一场“长辛SHOW”全民秀场就在这里上演。道路就是舞台,人们围在路两侧看秀,时尚与传统在这里汇聚。
“曹家口路,是长辛店老镇城市更新项目的样板区,标志着老镇复兴开启新序幕。”丰台区文旅集团董事长杨蕊说,在老镇改造过程中,建筑布局遵循历史格局,适当加以织补提升,设计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引入新功能,让商业建筑与周边环境和谐共融,赋予街区活力和新生。
这一夜,千年老镇被“点亮”!长辛店以国潮时尚街区的形态强势回归到人们的视线中。
2024年12月31日,丰台长辛店老镇城市更新项目“千年老镇 潮启长辛”跨年夜活动在长辛店老镇举行。刘平摄
乙巳蛇年第一天,千年老镇长辛店迎来城市更新后首个春节,人们在这里感受“千年老镇,潮启长辛”,为老镇的IP持续增温。
元宵节当晚,来自阿根廷、巴哈马、保加利亚、古巴等67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及家人、境外媒体代表及家人走进长辛店国潮时尚街区,观舞龙、品元宵、赏戏曲、看时装大秀,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长辛店“老镇常新”的活力。
保加利亚驻华大使安德雷伊·特霍夫接过快板,像模像样地打起来英文歌曲《Happy New Year(新年快乐)》,引得大家唱和。“我在街上行走,感到男女老少的幸福度都很高,很自豪,整条大街都热热闹闹的,大家一起为团圆庆祝!”古巴驻华大使白诗德说,“百闻不如一见,外国人应该来看看今天的中国。”
2025年的“五一”,长辛店老镇城市更新启动区一期——长辛店国潮时尚街区正式亮相,文商旅项目将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并用一场“北京长辛国潮演艺生活节”花样放大招,让时尚生活融入千年古镇烟火日常,打造北京“国潮演艺+时尚消费”新地标。
行走在长辛店大街,改造过程中重见天日的青石板御道,路面上的车辙印清晰可见,让历史在这里可触摸、可体验、可打卡。在长辛店老物件博物馆里,尹喜军看着自己收集到的数千件老物件在这里“重生”,与老居民们一起聊着一件件老物件背后的长辛往事,高兴地点赞。
端午节遇上六一儿童节,“一起来玩鸭”寻宝行动将整个长辛店国潮时尚街区变身亲子“游乐场”,人们在这里一起“做个快乐的小孩儿”。每天都有上千只小鸭子藏身在大街的飞檐翘角与潮流商铺间,等候人们将它们带回家。
盛景再现
如今的长辛店国潮街区,已经不仅仅是节日打卡地,还以常态化的丰富形式把传统文化“玩”成朋友圈爆款,让千年老镇成京西文旅新地标——看马戏表演,听“来凑热闹”音乐会,赶长辛花路大集,变身小秀才赶考,在一家家国潮店铺里体验互动性极强的非遗活动……东西向300多米长的曹家口路,向北延伸200多米长至长辛百货段,加起来才500多米长的国潮时尚街区,让人们体验感满满。
长辛店国潮时尚街区创新推出“五首经济”消费场景,即区域首店、内容首发、全国首展、原创首秀、限定首演,正在为老镇提供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长辛店老镇。刘平摄
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8月,长辛店老镇吸引了超过110万人次前来打卡。这个永定河畔的昔日商贸重镇,往来交通、摩肩接踵情景再现!
曹家口路就是“长辛SHOW全民秀场”,长辛店百货老建筑更新成河西地区首个演艺新空间“长辛八点半剧场”,老理发店一层层剔掉瓷砖、水泥,露出旧模样,烟囱在房后的回民食堂成了长辛店城市更新展场……项目总设计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刘淼说,“长辛店地区的建筑本身就是多元的,素有‘年代博物馆’之称,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也将不同年代特点的建筑风格留住,让老居民、新商家、游客在这里和谐共生。”
长辛店老镇更新项目二期即将于2025年底启动。丰台文旅集团总经理鲍蓬勃介绍,二期包括北关片区和大街—教堂片区。其中,北关片区位于长辛店大街北段,将以散布式酒店为核心,配套商业服务设施,构建“住宿—服务—地标”三位一体门户集群,打造京西文旅服务枢纽。
大街—教堂片区则将以“共生club+亲子休闲”为主题,依托教堂片区历史建筑群,开发夜游活动,设置光影秀场、露天电影、主题市集等夜间消费场景,打造“日游街巷、夜赏光影”的全时段文旅动线。还将用老镇的“家底”给创业者撑腰,以长辛店二期火神庙组团为空间,释放5000平方米产业空间并提供免租期、创业培训、配套设施共享等政策,吸引青年创业者、艺术相关专业毕业生、非遗传承人等入驻,打造开放式共生社区,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老镇常新,正在继续!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恒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